Home
About Us

  Culture Journals - Travel Blog
  Footprints in Beijing ( 7 ): 靜謐的板廠胡同和僧王府其他建築
 

相信大家都讀過早前小弟介紹侶松園的背景,這裏是清代蒙古親王、名將僧格林沁王府的一部分。昔日王府佔地甚廣,跨越板廠胡同和炒豆胡同超過一百幢房子。今天,附近也有若干處僧王府建築,被列為點保護文物。既然已經看過侶松園,何不也到僧王府存留至今的地方去看看呢?

在這難得晴朗的一天,我從侶松園賓館出發,沿着板廠胡同走。此行進出這胡同多次,覺得這胡同也值得談談;雖然板廠胡同與熱鬧的南鑼鼓巷連接,但當踏足板廠胡同,卻感到氣氛特別閒適靜謐,行人不多,有些老人坐在路旁,騎着腳踏車經過……好像進入另一個世界;可是回頭一看,其實南鑼鼓巷實就在咫尺之間。沿着胡同走,看到一些老四合院的圍牆和古老的檐門,其上的鮮艷顏色和繪畫,還有門當和戶對,都顯示從前這宅院主人家的地位與威嚴。有居民告之,很多昔日大官的府邸外都會種植大樹,現在板廠胡同還剩下若干棵老樹。在陽光下,這些老樹蔭下還可以乘涼哩!
 
今天胡同裏四合院,不少已經變成尋常百姓家,有些則在大興土木,似乎正在翻修。一些大院的門打開了,進去一看,只見原來院子已蓋滿平房,剩下窄窄的通道,僅夠容身,眼見看不出甚麼所以然,只好離開。有的四合院院子中保留小片空地,種了花草,還有居民飼養的「走地雞」自由活動。若細心察看,就能看到昔日老房子的檐柱等木製或石的建築,藏在加建的樓房之間。也見過一些具氣派的宅門,被茂密的花草蓋着。
 
板廠胡同30至34號是僧王府的一部分,可惜同樣已是民居,謝絕參觀。可是,轉到炒豆胡同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僧王府時,卻是大門打開,進去一看,除了民居,看不到有甚麼特別。僧格林沁戰死後,清廷為他建了一座祠堂,就在地安門東大街47號,距板廠胡同不算遠,可是現址已經成為學校,門外又掛上教育委員會房管所的招牌,當然也是不讓參觀的了,不過看到數座類似宮廷式建築物,大概原來是屬於祠堂的建築吧。向守門人打聽,只知道這裏是學校,昔日祠堂原有模樣是否仍然保存,已不得而知。
 
雖然無法進入昔日的僧王府,不過在板廠古同也有意外收獲;胡同27號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,是一座很大的宅園,院門建築頗有氣勢,是三進四合院。門外總是坐着一些人,這次路過,見大門打開卻沒有人,就長驅直進,本以只是普通民居,豈料轉個彎,抬頭一看,一座色彩華麗和精雕的樓房出現在眼前,檐柱建築,顏色鮮艷的彩繪,像是剛經過復修的,有點宮廷氣派,酷似侶松園主院的式樣,加上相距不遠,未知是否屬於昔日僧王府的一部分?本來想找這兒的居民問問,可是四顧無人,只好帶着疑問離開。若各位有機會到此一遊,可以來這裏看看。

















 

 
 
<< Back To List

Copryright © 2023 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. All Rights Reserved. Site Map | Disclaimer
  Weibo